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208號昆明聯合產權交易所
電話:0871-65313268
網站:http://www.ftxzrr.tw
中共昆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
關于配合做好2020年度全省法治建設滿意度調查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開發(度假)區黨委(黨工委)全面依法治縣(市)區委員會辦公室,市級各部門:
根據《中共云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2020年度云南省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的通知》(云治省辦〔2020〕17號)要求,2020年12月下旬,全省將開展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為配合做好全省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持續提升我市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加深對“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是檢驗依法治市重大部署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晴雨表、試金石”的認識理解和把握,充分認識到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是“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有效途徑,是查找問題不足、補齊短板弱項的重要手段,切實從思想上警醒起來、行動上迅速起來,把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早研究、早安排、早部署。主要領導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部署、親自抓推進、親自抓落實,以開展群眾滿意調查為契機,確保中央、省委、市委部署的法治建設各項工作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二、突出工作重點,補齊短板弱項
根據2019年度全省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市委依法治市辦制定印發了《昆明市進一步提升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實施方案》(昆治市辦〔2020〕15號),針對問題短板提出了整改措施。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抓好工作落實,通過開展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形成倒逼工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認真分析影響本地本領域法治建設成效的突出問題,把工作重心放到為基層解難題、為群眾辦實事上,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工作第一標準,不斷增強工作舉措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實際成效回應群眾對民主法治建設和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的殷切期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法治建設上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2020年度全省州(市)法治建設成效考評將繼續把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列為一項重要評估指標,并相應增加分值權重。各地各部門要堅決避免將滿意度調查視為單純“打分排名”的認識誤區,切實把工作重心聚焦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發揮職能作用,結合本地區、本系統法治建設年度重點工作推進完成情況,進一步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年度法治建設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要把群眾參與、共建共享作為關鍵環節,從群眾“不滿意”處創新工作,推動健全完善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增強上下聯動、左右配合、整體推進的工作合力。
四、做好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全省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在本地區、本單位、本系統開展廣泛宣傳發動,將《法治建設滿意度調查,請您為昆明點贊!——關于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致市民的一封信》通過單位微信群、公眾號、微博、門戶網站等進行轉發,努力覆蓋至鄉鎮(街道)、村(社區)每戶居民,使廣大干部群眾知曉“0871—12340”或“12340”專線電話,并積極配合法治建設滿意度調查工作。市、縣兩級窗口單位可結合實際,在服務窗口通過張貼、印發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宣傳動員,努力提升法治建設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各地各部門宣傳發動及相關工作情況,于2021年2月25日前通過電子公文交換系統報市委依法治市辦。
聯系人及電話:馬松華 孫彬 63968707
附件:法治建設滿意度調查,請您為昆明點贊!
2020年12月14日
法治建設滿意度調查,請您為昆明點贊!
——關于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致市民的一封信
親愛的市民朋友:
您好!
近期,全省正在開展法治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當您接到0871-12340或12340電話時,請您抽出寶貴的時間耐心接聽,客觀、公正地評價昆明市法治建設現狀,為昆明點贊!為昆明加油!您的“滿意”就是對所有法治建設工作者的最大鼓勵!也是對法治昆明建設的最大支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將依法治國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貫徹落實到社會各領域、各層面,秉承“法治昆明全民共建法治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堅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市全過程,有力推動了全市的法治建設進程。
近年來,我們共同見證了法治昆明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體會了法治昆明建設成果為老百姓帶來的實惠。立法方面,出臺了《昆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昆明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昆明市中小學幼兒園場地校舍建設保護條例》等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提高居民幸福感等方面的法規規章40余部。執法方面,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立食品藥品安全行刑銜接和重大食品藥品違法案件督辦常態化制度,用最嚴格的監管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在滇池流域35條主要入湖河道定期開展聯動執法,加強對滇池流域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司法方面,全市法院積極開展“陽光司法”、“模擬法庭(庭審)進校園”等活動,生效裁判文書上網692605件,庭審網絡直播126118件,陽光司法1036件次,模擬法庭(庭審)進校園378件次。全市檢察院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通過責令當事人補植復綠、追索環境污染應急處置費及土壤修復費等方式,守護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普法方面,在昆明廣播電視臺播出《普法進行時》182期,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開展網絡普法3000余次,開展國家憲法日(周)大型憲法宣傳教育活動100余場次,發放法治宣傳叢書、資料、文化產品5.4萬份。建成省級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9個,創建“法律六進示范點”190個、“法治文化示范點”73個、“法治主題公園(廣場)觀摩點”29個,打造立體化、多元化法治宣傳教育陣地。
2020年,昆明市進一步深化法治實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制定了《昆明市關于加強法治保障力度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提出12條意見,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出臺了《昆明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要求禁止非法獵捕、交易、豢養和食用野生動物,保障全市防疫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實施了全國首家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全覆蓋活動。將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法治建設關鍵環節全覆蓋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系統化、法治化、長效化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完善了公證“聚方便”網上服務新機制。完善“聚方便”手機APP功能,設置便于操作、便于審查、便于溝通的公證流程,通過線上公證申請、受理、電子公證書出具等實現近50項公證事項“最多跑一次”,實現足不出戶指尖上辦公證目標。建成了全省首個憲法主題公園。以憲法宣誓廣場為中心,打造了憲法書碑、主題文化浮雕、憲法總綱等多個憲法主題文化作品,讓市民切實體會憲法權威,感受法治力量,學習法治文化。開通了全省首家地鐵“法治號專列”。將防詐騙七言詩、防范非法集資六言詩、平安出行以及獲取公共法律服務方式等接地氣、關注度高的內容分別在地鐵車廂中進行宣傳展示,讓市民近距離接受法治文化熏陶、體會法治精神力量。
法治建設,人人有責,法治成果,人人共享。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您的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在此,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參與法治昆明建設,讓美麗的春城沐浴在法治的陽光下,讓廣大市民擁有更美好的生活!